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 黄粱一梦【修】(如果非要挑选哪个人间当作...) (第2/3页)
四郎时,是何反应?” 嬷嬷回想当时的情景:“反应平静,和从前的昌平相比沉得住……对了,多说了一句话,‘可是赵宰执千宠万娇的小儿郎?’,便再无二话。” 宰相夫人低喃:“她在两江二十六年,怎么一照面便知四郎的身份?旁人都喊他四郎,可他从前行五,调换过来不过几年时间,被贬至两江的人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难道她时刻关注京都赵府动静?可她哪来的人?” 埋头匆匆赶路,踏进主院时,宰相夫人浑身一震,神色呆滞地盯着路面,眼中流露出一丝破碎的绝望和痛楚,以及难以接受的逃避。 “五郎横死街头,身败名裂,亲缘弃之恶之,无人愿为他收尸。” 老相士说,夫人的小儿郎亲缘浅薄,多灾多难,不得善终。 “既然知道身份,面对亲儿惨死,还是因她最痛恨的女人所生下的儿子而死,昌平为何无动于衷?她的心腹,为了情敌救情敌的儿子,杀了她的亲生儿子,为何!无动于衷!!” 宰相夫人的表情逐渐狰狞,眼球充血,额头和脖子处的青筋爆出,恐惧促使她一瞑不视,愤怒逼迫她一往无前,哪怕前路万劫不复。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电闪雷鸣划破阴沉的天空,霎时照亮厅堂内一干人等。 宰相夫人、宰执和他们的三个儿郎面色惨白,烛光闪烁,在他们眼里跳跃,点燃心口仇恨的毒火。 赵二郎将他这些年从两江调查到的昌平公主的罪证摆放在桌上,其中一份作恶的罪证跨越漫长的二十六年时光,终于得见天日,可饱受冤屈的人早已长眠地底,于亲人厌恶、万众唾弃之中含冤而死。 谢氏听见赵二郎说:“至少十年前,赵钰铮便知道其真实身世,他身边一直有昌平公主送来的死士保护。五郎根本伤害不了他。五郎想科考,被一心讨好赵钰铮的人故意刷下名次,又被刻意刺激,冲动之下才会在闹市动手,本意是惊马,给赵钰铮一个小小的教训罢了。不成想,丢了命。” 换子的真相被公开于赵家人面前,真正的小儿郎一生时乖运蹇,不得善终,反观那鸠占鹊巢的母子贪得无厌,蛇蝎心肠,却风光无限。 如果真正的小儿郎不是一生悲苦,如果赵钰铮不是知情不报,心安理得地享受不属于他的一切,还对五郎加以迫害,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么多淹没于过去的小细节、小真相,或许他们会囿于过去二十六年的相处,或许会心痛于二十六年毫无保留的宠爱而两难抉择,可真相是他们的真心和命数都被那对恶鬼般的母子践踏,真相是最无辜的小儿郎顶替赵钰铮承受了他们的厌恶、苛待,最后惨死街头。 “我的小儿郎做错了什么?”谢氏满心不解:“人的心怎么可以这么狠?”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临安郡王府收敛五郎的尸身,为他选了处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谁都料不到最后为其拾骨之人会是传闻中残暴不堪的临安郡王。 五郎入殓没多久,临安郡王也失踪了。 “把游廊上的花都搬回庭院……星子陆续出来,晚上不会再下雨了。” 次年底,先太子妃尸骨未寒,新帝便伙同昌平、赵宰执一家力排众议,封赵钰铮为大景第一个男皇后。 东宫登基为帝,彼时太子妃怀胎六月,便以不易cao劳为理由将封后大典向后推,结果太子妃难产而亡,好在顺利诞下皇子。 临安郡王拨弄着他的佛珠,似笑非笑地睨着他们,一言不发,自有忍耐多时的朝臣上前剥下他们虚假的面皮。 不过一会儿就有吱呀声响,一缕光泄进厅内,脚步轻盈,来到窗边卧榻处,刚准备开口便见赵白鱼睁着眼,眼眸清亮,并无半点睡意。 全天下女子最尊贵的后位偏偏给了一个男人,无人敢论其荒唐,反对者皆被找借口诛杀,这个王朝权势最高的男人女人们都为赵钰铮打造出一个桃花源,仿佛无限制地、狂热地独钟于他。 赵白鱼出门,忽地回头看向屋内光线明灭的卧榻旁,旁边的香炉余留一缕青烟,烟雾里似乎藏着方才荒诞诡谲的梦境。 *** 心神难安,竟也找了魔似地陪同谢氏寻得道之人,也想供出福分替五郎求个圆满来世。 次年春,元狩帝风邪入体,身体情况急转直下,不到两月便驾崩。 赵伯雍心脏揪起来似的疼,一瞬间茫然无措,原来是过去太偏爱赵钰铮才导致他对五郎出手?那些伤害五郎的偏爱,是致死的根本原因? “已让人去看着了。” 自霍惊堂恢复其大皇子的身份后,品级便由郡王升为亲王,还是临安王。 新帝大怒,叫嚣道:“你们敢造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我大景朝臣怎会是你们这种毫无骨气的宵小之辈!” 如果非要挑选哪个人间当作醒不来的梦境,但愿长留此间此世。 “大人何时醒的?” 赵伯雍表情平静,可若是仔细看他的眼便能瞧见里头玉石俱焚的癫狂,这种癫狂弥漫在每个赵家儿郎的心头,促使他们不惧留下谋朝篡位的骂名,更不惧遗臭万年,非要害死五郎的鬼蜮之徒千刀万剐,方可平息那心头不可熄灭的毒火。 不出意外,赵家人自然是雷霆大怒,拒见赵钰铮,但有太后和陛下从中周旋,且赵钰铮长跪不起,形销骨立,最终还是多年亲情占据上风,赵家人重新接纳赵钰铮,一如既往地宠溺,为此原谅昌平昔年所作所为。 帝后惶然,昌平喝令掌控禁军的卢知院和赵家大郎拿下临安郡王,愕然发现赵家人包括卢知院在内的一干大臣全部站在临安郡王那边,神色冰冷地望着他们。 “只会诵经!”谢氏日夜不休,憔悴不堪,抄写着经文,烧了一盆又一盆。“为什么只会诵经!我只是想赎罪,只是想要我的小儿郎来世圆满,又没有伤害到其他人,为什么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到?” 是前世今生还是今生来世? “哪位宰——赵夫人?明白了,我这便进屋唤醒小赵大人。” “赵钰铮亏欠尚可得到惩罚,我所亏欠的,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