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_请君暂上凌烟阁((含营养液12万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请君暂上凌烟阁((含营养液12万加更)...) (第3/4页)

臣子,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起,被称作‘房谋杜断’,是圣人曾经最有力的左膀右臂。

    可惜杜如晦去得早,四十来岁就病逝了。圣人深缅之。

    甚至有时候宴请群臣,圣人本正兴致高昂呢,但看到一道杜如晦喜欢的菜肴,都会伤感起来,立刻赐菜给杜家。

    1

    要搁往常,圣人如此爱才念旧,李勣只有感叹敬仰的。

    可现在听来,只觉得心火如焚。

    活人跟死人才不好争!

    只怕皇帝会更惦念故去之人,觉得他们没享到福气,想要给一份哀荣。说不定会给倾向于将名额分给故去的功臣。

    这回凌烟阁只选二十四个功臣!二十四个啊,如今就已经有俩名额出去了,除了这二位,房玄龄、魏征、李靖等人,又绝对是板上钉钉的占据一个名额。

    李勣现在满脑子都是人名和数字,十分紧张的算着他能否挤进二十四人之一。

    因开国的大将们,诸如李靖大将军一般,已经渐渐老去。李勣现在已是中流砥柱的武将之一,属于正当年,所以太子和魏王才会都想拉拢他。

    姜沃打着一把素面纸伞,仰头望着正在翻修中的楼阁。原先这只是一座专门为隋炀帝存放字画古董的小楼。

    姜沃就见阎立本的脸皱成了个大苦瓜:“哎呀你们吵得我头疼。你们去找于少监去吧,圣人吩咐了,接下来一年半我只管凌烟阁之事。”

    里头就详细描述了凌烟阁的布局。

    1

    他心里有多渴望进凌烟阁,此时对于战局就有多冷静。

    阎立本独自愁眉苦脸的一会儿,见姜沃居然在悠然眺望三清殿,就忙过来道:“这可是咱俩的差事,你别只顾着看景,倒也出个主意啊。”

    立政殿内,二凤皇帝见了他就笑道:“你与朕说了好几回急着出兵,如今可以如愿了!薛延陀终于按捺不住再次动兵,你可速速离京,前去支援阿史那思摩。”

    阎立本立刻道:“不行,姜太史丞也要负责凌烟阁之事,正要与我一同写奏章呢!”

    两位校署:……

    当然,他们能接受姜沃这个特例,是因为她不可替代的专业性。

    阁楼上探出一个头,阎立本从二层楼上往下看,见她站在外头不动,就出声叫她。

    初夏的蝉鸣,声声入耳。

    好在,宫中匠人的安全意识还是很到位的。

    **

    1

    便如那时的唐朝已然是‘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山河支离破碎。

    她渐渐从盛唐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李治一点儿条件都没提,直接应下来。

    也是,毕竟将来圣人可能会亲自登此梯

    “神仙到底说了什么呀?”

    她觉得高兴。这个她常来走动的将作监,里头的官员们,已经不会再用另类的眼光看她。比如他们会想让她给分个公道对错,比如她现在跟阎立本一起单独进到他的画室,根本没有人觉得异常,会说三道四。

    皇帝说了速速离京,李勣的新计划当即宣告破产。

    就像长孙无忌等人一样,能被皇帝深刻记住。

    李勣龙行虎步,原本都走了,却又忽然转回身来。

    姜沃与阎立本一起回到将作监。

    1

    自从皇帝要建凌烟阁,选二十四功臣的消息正式传出来,所有朝臣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件事上了,真是今年第一大事件!

    第一个校署就脸红脖子粗道:“这是什么话,节日虽是一样的,贵人们的要求却不一样!”

    姜沃从凌烟阁的窗往外看去,能看到不远处的三清殿——李唐皇室一向尊崇道教,皇城中也有三清殿,供奉三位天尊。

    这一仗他不能急。

    其中一位又连忙转向姜沃:“太史丞也是我们将作监的主薄,给我们评个理啊!”

    但这也是他竞争凌烟阁的劣势:他并非是一开始就追随高祖的旧臣,且年纪资历比之老臣都略显欠缺。

    李勣越发觉得晋王人好,他点头道:“王爷所说,臣都记下了。臣必不会为了希图凌烟阁,贪功冒进以至于犯下大错。”

    为晋王,守卫并州。

    阎立本当然也知道这个基本理论,他倒不是要反驳这一条,而是觉得烦恼:“若为了好看,必要二楼少放画像,一楼多放画像。可是……若咱们这样提出来,二楼功臣画像的数量减少,肯定会被人记恨啊。”

    之后退回来,皱眉思索。

    1

    眼见两人就哇啦哇啦吵起来。

    秉承着抽到了就不浪费的原则,姜沃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发现这并不是一份空洞的规则性指南,而是一个具体的成功案例。

    从此,这里将是历朝历代无数文臣武将追求的精神象征。就像白居易遗憾的那样:“老去何足惊,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

    因此姜沃进门后,发现里头出乎她意料的整洁空旷,甚至连装修所需的工具都已经被搬走了。

    这将作监也算是她的工作部门之一——她身上还兼任着一个将作监主薄。每个月都能从系统里领到将作监的工资,三根筹子。

    可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一个特例,就可以有更多‘特例’,直到成为常例。

    姜沃也翻阅完毕,收起了卦盘,笑问道:“我听说阎少监您作画的时候,常废寝忘食,若无人去叫,一日不吃不喝都是有的——我以为您是极有耐心的人呢。”

    姜沃摇了摇头。

    两人就一起来巡视工地了。

    姜沃回神。

    1

    圣人没空亲自去看施工现场,于是便命阎立本去看——毕竟阎立本才是那个负责画图的人,让他去现场丈量一二,再写一个规划图文上来,方便皇帝进一步决断。

    只好在领兵出发的之前,再赶着去拜别了一次李治,并将凌烟阁之事说出,然后请晋王若有机会为他进言。

    另一个版筑校署,就猫头鹰似的冷笑了两声:“哪年不过这些节?你们年初怎么报的账目,就怎么领银钱呗,每年都到节前又多要钱是怎么回事?节又没多出来!”

    这位前辈曾经去祭拜过凌烟阁内功臣图。

    更有两个分管‘版筑’和‘造器’的校署,见到阎立本回来,立刻眼睛一亮,冲上来请他主持公道。

    最痛苦的就是他这等臣子了——那些一定能上凌烟阁的,不必紧张,那些注定上不了的,也直接躺平。

    姜沃转头笑眯眯:“我不是在看景,我是心里在问神呢。”

    “臣当年受陛下命,为代并州大都督,实乃臣之幸。从今后,臣愿继续为晋王守卫并州。”

    阎立本就在一旁等着。

    一月后。

    李勣奉旨入宫。

    姜沃抽到了《宦官专权微cao——皇帝与朝臣,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一晚,李勣根本没有睡,脑子里勾勒了许多计划——如果他想争凌烟阁的一个位置,必得让皇帝觉得他够有用。

    当日她系统升级后,曾经领过一个福利,能够免费抽取一本【权臣指南】。

    这种感觉很奇妙。

    这位前辈可谓是穿越的倒霉户,穿越后悲喜交加:喜在于自己死后竟然有机会多一条命,悲则是命多了一条,但关键部位少了一个,竟然开局就是净身后的小宦官。

    潜移默化就是如此。

    阎立本端详了南面墙壁,又从袖中掏出一把刻花尺,去丈量长度。

    太极宫东北角。

    一听这个消息,立刻改了主意。

    2

    还特别关切道:“大将军哪怕心中记挂凌烟阁之事,也不要焦急——我听父皇说,薛延陀夷男可汗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大将军万事要当心。”

    “好,这里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