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四 沈遂平后记 (第1/2页)
夏历四月,永国西边战况持续焦灼。 沈遂平走在硝烟的战场上,嘴唇干裂,脸上还有未拭尽的血迹。历经沙场令他饱经风霜,身上再也见不着娇贵世家子弟的痕迹。 踏着疲惫的步伐,他搀扶着兵器径直走回了帐营。 他将刀枪搁置在兵械架上,将头上厚重的盔甲卸了下来。这时有传信的士兵赶到,闯进帐营,将其中一封书信扔给他说:“沈遂平,你的信。” 沈遂平抬手接过。信封上的家纹,明晃晃地标示着这是一封家书。他拆开信件,打开一看,信上的内容,顿时令他呼吸骤停。 离家已然过了一年之久。 他听从沈遂宁的安排,跟随江钦宿西下参军,已经离开了一年之久。 他以为只要熬过这场战役就能回家。到时候哪怕兄长不肯原谅他,他也依旧能够每日见到兄长。 可还未等他来得及回家,噩耗就先一步传来。书信上面写的,却是兄长要成婚,喜得良缘的消息。 算算时间,也就在下月了…… 他手指攥起,将手里的信笺揉皱。随后又不舍地摊平,垂头收起关于兄长来之不易的消息。 时逢五月,永国大捷。 永国西军攻破敌营,取夺胜利。江钦宿将要先向皇帝复命,在此之前亦同样收到了书信,受到了婚宴的邀请。 江钦宿受了姑母委托照看沈遂平,在临出发前,特地将沈遂平唤到营中,问了他要不要一路回去。 沈遂平眸波闪动,似是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摇了摇头,选择留在了这里。 因为兄长还没允许他回去。 在沈遂宁成婚当晚,他彻夜未眠。买下几坛好酒,躲在驻扎的军营里独自买醉。 月光映得篝火凄凉,凉风吹得身影拉长。沈遂平坐在帐外看着夜色,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不对劲。 一同营的士卒忍不住问他:“沈家小子,你怎么了。” 沈遂平抱着一坛酒,闷声不吭地坐在那里。直到坐了很久,才张口说了一句:“我爱慕之人与别人成婚了。” 之后又过了好久,他已经习惯了在西阙营里的日子。没多久就听到肖氏谋反,满门抄斩的消息。 他知道那是兄长给他的警告,否则消息不会专门从京城传到了这里。 从他离开京城之后,他就意识到他与箫子屿的计划已经失败。而兄长只是让他离开,或许已经是看在血亲的份上给了他一次机会。 他或多或少仍存有侥幸心理,也许兄长并不知道他与箫子屿联手,也不知道伪造信的事。之所以让他离开,也只是恼他那日的图谋不轨。但究竟事实是如何,他已经没有脸面去问了。 日子日复一日地过去,他之后再也没有收到过家信,也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兄长的消息。他麻木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度日如年地重复着每日的训练与巡逻,让大脑没有空隙去思考其他事情。 然而即便他努力压制自己,萦绕在心头的思念,依旧会不经意地闯入他的思绪。他已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曾梦到过沈遂宁的身影。只能努力拿下军功,期盼自己变得有用,能够换取一次回去的机会。 终于在第十年,年关将至时,他又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中的信。 信上熟悉的字迹,赫然来自兄长的亲笔。 他比谁都了解沈遂宁的字迹。从幼年到青壮,在那些思念成疾的日子里,他日日夜夜都在拙劣模仿着兄长的字迹。 信笺很短,但足够令他大喜若狂。因为经过数年的漫长等待,兄长终于允许他回来了。他立即动身朝上级的主帐走去,以战功换取休假的机会。 离年日近,从西阙到京城路程大约要一月有余。路途遥远颠簸,有时还遭遇暴雨等恶劣环境。可他快马加鞭赶回侯府,最后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他揣着怀里的信件,满怀欣喜地朝家的方向赶去,终于赶在大年三十赶回了侯府。 沈府大门敞开,府里上下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院里还摆放着各个庄子送来上贡的年货。沈遂平一走进去,就在主院看到了那个朝朝暮暮思念的身影。 沈遂宁就站在离他十步之外。一袭白衣胜雪,不惹风月。听到身后动静,那双眸子淡淡地侧过头,朝他看来。 万般思念皆止于嘴边。沈遂平红着眼眶,忍住喉咙里的酸涩,看着他说:“哥,我回来了。” 沈晟睿年纪越大便越期盼儿孙满堂,时常害怕自己年事已高,先走一步。猛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多年未见的儿子,于是好说歹说,让沈遂宁松了口,在大年三十让众人聚到府里,吃上一顿团圆饭。 饺子煮好出锅,端上饭桌。桌上摆了数十道珍馐美食。 沈遂平端坐在位上,看着沈遂宁挽起袖衣,单手握筷,夹起一颗饺子,放进了右手边的孩童碗里。 孩童聪慧地咬了半边饺子皮,在水饺里头吃出一块金银钱。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来,拿布擦了擦,揣进怀里说了一句:“谢谢父亲。” 沈遂宁点了点头,朝他说:“这是你舅舅,叫人。” “舅舅。”孩童有礼对他道。 舅舅…… 他原来当舅舅了...... 是啊,都过了那么多年了。他老了,比旧时沧桑了许多。就连母亲多年后再次看到他,也不敢立即上前与他相认。 然而沈遂宁却没有变化,岁月似乎从未在他的脸上停留过。看着他的神情依旧淡淡,宛如谪仙,只有给妻儿夹菜时,才又多了些许从未见过的温柔。 “我的饺子呢?”坐在兄长旁的世子妃说道。 “你碗里不都是吗?”沈遂宁疑惑道。 “我也要有金银钱的。” 沈遂宁笑了笑,将自己碗里的夹给他,“我就包了两个,另一个在你碗里了,不信你自己吃?” “不用这么麻烦。” 世子妃将他的碗夺了去,然后将自己那碗替换了给他,“你吃我的。” “幼稚。”他听到兄长小声地笑道。 随后没多久,沈遂宁就在那换了的碗里吃出了金银钱饺子。 看着兄长与那世子妃有说有笑,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沈遂平的心口滋生一股无法言喻的嫉妒。 世子欲要继承爵位,必然需要成亲生子。他以为兄长喜欢的是男子,与那世子妃成亲不过只是做做样子。可他却对她有说有笑,眼底柔情似水,分明就恩爱万分。 当年那个大夫又到哪里去了呢? 他也与他一样被彻底遗忘在了角落了么。 结果兜兜转转,无论他们耍什么手段都根本毫无胜算。 宴席结束了,大年三十告一段落。多年未见,侯爷难得与他话家常,问他这些年来过得怎么样。可沈遂平的心思早在别处,对他的问题也只是随意敷衍,最后早早离开了院厅。 府内灯火通明,府外鞭炮齐鸣,欢声笑语。 他一杯烈酒入喉,喝得半醉,手里拿着未喝完的酒坛,兀自来到庭院,找了棵树躺坐下。少年时,他经常来这里歇息,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对面安顺院屋里未熄的灯火。闭上眼睛就感觉很安心。 他阖上了眼,短暂酣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