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嘉诩】烟火_67-7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7-70 (第7/7页)

也忍不住微笑起来。张绣看见贾诩,眼睛似放着光,忙问贾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贾诩收拾着桌上的文书,嘴角似有些笑意,说道,“这道理很容易明白。将军虽然擅长用兵,但绝非曹cao敌手。曹军虽然刚撤,但曹公必然亲自殿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曹cao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张绣大为佩服。

    3

    广陵王率军埋伏在曹cao残兵的必经狭道上,一队徐州兵却着曹军兵服,曹军见前方出现一队人马,远看旗帜上似是曹军,以为是溃散之后别的支队,正以为劫后余生,欲与之汇合。

    一处无人的山道处,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最后一场交战,狭道内再出来的,正是广陵王所率领的

    ——“曹军”

    这一行人会继续行军,代为回援许都。

    袁绍麾下的监军沮授等人劝谏袁绍不如先派使者向天子进献俘虏和战利品,致力于农耕,使人马得到休息。沮授谏阻出兵,袁绍不言,心中却有不满。

    郭图等乘机进馋,说沮授的军权太大、威望太高,难于控制,引袁绍怀疑。于是,袁绍分监军为三都督,让沮授与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

    广陵王带伪装好的“曹军”连夜赶回许都,许都境内自然有重兵把守,广陵王停在许都外三十里,命手下发出信号,与许都内的暗桩联系,交换完情报后,与之里应外合,虽于城内再度发生交战,只是其余将领见曹cao未归,心下了然,部分率兵趁乱逃离,部分被广陵王收编。

    广陵王几乎多日无眠,收编军队琐事极多,等她部下总算把名册整理出来,将兵马整治完毕,已过去了好几天,广陵王整肃完兵马,进天子营帐中,短暂地与献帝交流了一番,后独自走出营帐,手下上前等待广陵王的指示,广陵王只是轻轻点头。

    不久,邺城得知许都易主的消息,众人惊恐,袁绍大为震怒,越发坚定了南下的决心。

    许都的议臣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广陵王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

    3

    “殿下,真的不分兵把守黄河南岸吗?”

    广陵王摇头,说道,“不。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如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然后……后发制人。”

    “那交战之处定为——”

    “官渡。”

    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更为方便。

    广陵王看着那人从邺城发来的密信,上面写了袁绍派遣使者招揽众人,遣使招诱兖州、豫州诸郡。

    除了阳安之外,豫州的其余诸郡大多响应袁绍的号召。关中诸将则表示中立。

    接下来,袁绍欲结交荆州刘表,招降张绣等人。

    广陵王看着另一份密使递交上来的情报,荆州刘表已准备响应了袁绍的号召,暗中派人欲策动诸州郡谋反。

    广陵王冷笑了下,语气不明地叹道,“我这些宗室亲戚,还真是没一个省油的灯……”

    3

    张绣处自然也接到了袁绍的劝降书,张绣看着袁绍来使,十分犹豫,他也知道袁绍兵力强盛,欲答应,贾诩平静地上前,拿过袁绍来信,当着使者的面撕毁了文书,毫不留情地指出,“袁绍连亲兄弟尚且不能容忍,更何况降将?”说完,将使者呵斥出去。

    张绣大急,说道,“得罪了袁绍,我怕是要完,这可如何是好啊?”

    贾诩走到张绣面前,冷静地分析道,“将军,眼下最合适的盟友,正是许都那位殿下了。殿下已得天子,同为汉室,名正言顺。但兵力较弱,此刻更愿意拉拢盟友。”

    张绣想了想,决定听从贾诩的建议,他亲自写了归降书。

    广陵王拿到后,决定设宴迎接张绣。

    张绣与贾诩以及其他一些将领到达时,广陵王已在外边等候多时,她一见到张绣,面露喜色,立刻上前问好,张绣见这位亲王殿下比他想象中要亲和得多,言辞间也极为谦和诚恳,第一印象好了不少。

    贾诩礼貌而生疏地向广陵王行礼后,便去另一边落座。张绣和广陵王似乎很是聊得来,广陵王也似乎是真的欣赏这位少年将军。

    贾诩安静地坐在远处独饮,张绣和广陵王商谈归顺一事去了另一处单间,贾诩没有过去,广陵王先行出来。

    她看见贾诩站在凭栏处吹风,走过去站到贾诩身边,看着远处的灯火说道,“张绣将军直率至诚,能得此将帅,是我的幸事。条件商量地都很快,除了……他向我请求留下你。”

    广陵王侧过身,看向贾诩。贾诩微微低头,不知看着何处,没有说话。

    3

    广陵王低叹了一声,“你这次……倒是寻得了一个好主公。”

    接着,她神色认真地问道,“我想给你一个选择,今夜你若不愿跟我离去,我绝不阻拦。”

    贾诩不言,忽然转头看向那间单间的门,像是思考了下,随后转过头来,看向广陵王,轻轻摇了摇头,他的声音极轻极轻,说道,“不必。我亦信守承诺,我愿意跟随殿下离开。他……已经安全了。”说完,安静地转身回到席间。

    分别时,张绣等人已经得知归顺的全部条件,他们没什么异议,也知道了,军师先生不会和他们回去。广陵王和随从将张绣等人送到岸口,张绣的部下在远处等着。

    贾诩跟着张绣走到船舶处,停下了。张绣回头笑着看向贾诩,像是在想临别之言,最后他还是问了一句,“先生真的不和我们回去吗?”

    贾诩轻轻摇头。

    张绣明白,点了点头,说道,“先生不必介怀。先生神机妙算,为我们数次解困,我们一直心存感激,我也知道,以先生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大材小用。所以……我就不再挽留先生,让先生为难了。先生的归处,并不在这里。”

    贾诩微微愣住,随后他恢复往日的平和,笑着轻声说道,“……谢谢。蒙将军照顾许久,在下同样感激不尽,临别……在下便祝愿将军——武运昌隆。”说完,郑重地行了一礼。

    张绣爽朗地笑了起来,轻快地说道,“那我也祝先生——一帆风顺,得偿所愿!”说完,边走向船舶,边向贾诩挥了挥手,贾诩微笑着摆了摆手,目送着船只离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